看官请问,在经济生活或者说具体点在投资界,你最讨厌看到什么新闻?我最讨厌看各种投资排名和炫耀的投资历史,尤其是国内的。正所谓外行看热闹,这些热闹,常常让人对VC/PE们编织的巨大发财梦想充满了遐想,这恰如2008年以前银行家们的衍生产品造成的轰动效应。而在08到09年那一年时间,我就见过好几起说是买理财、其实是在和强大的银行玩衍生品交易中亏的血本无归的案例。所以,我们今天来看看“门道”。
好项目难抢,这是PE从业人普遍的感慨,当国内中小基金面对那些大牌基金看中的项目时,往往有心无力,最终能从其中分得一两百万的跟投份额已经心满意足。从融资的角度来说,这是企业的本能,也是对的。大牌基金,带来的是大笔投资、和大把资源,同时,企业的本能选择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个规范运作的投资人。这种投资人的反面,是那种GP牛皮吹破、LP啥也不懂的基金,这种基金,它的投资不要也罢。
举个近期的案例。前几日某老板拿给我一套文件,说投资失败,请我帮忙看看能不能告管理人收回损失。一摞文件大致我把它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当初认购时管理人出具的项目投资说明文件,第二类是投资人与管理人之间的管理合同及投资款到账确认文件,第三类是显示投资后被投资企业状况的少量文件。大致浏览一下这些文件,就让人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我的第一反应是想问这位当事人是不是在明白一些PE投资基本知识的情况下投了钱。 显然他不明白,因为:
第一类项目投资说明文件中,首先对于投资项目的介绍就寥寥几句,没有更多文件或内容显示项目的可投资性;其次从融资方到投资方的架构在合法性和合理性上都让人充满疑问,融资方是否通过合法途径在境外设立了离岸公司并合法控制了境内经营实体?投资方设立的离岸公司是否经过了合法登记?投资方的境内自然人股东在入股时是否经过了合法登记?第二类管理合同中,管理人的权利非常多,而投资人的义务较多,对投资人的保障也少。从第三类文件可以看出,被投资企业目前经营已经发生了严重困难,对此管理人声称从被投资企业处拿到了一份偿还本金及利息的承诺。
这种基金,几乎可以说从成立之时对于投融资双方都是致命的。一个为项目特地成立的基金,首先基金管理人要完整、充分地披露拟投项目的所有情况,从行业、法律、财务等各方面详尽分析其可投性和风险因素,同时提出控制风险因素的手段和未来的退出渠道。作为基金的投资人,首先要尽可能了解基金的管理人是否值得信任和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其次要向专业人士咨询基金的运作流程、投资人的权益保障手段、投资人对基金运作的参与方式和程度、基金设立和投资的合法性状况,第三要尽可能了解基金拟投资的行业或具体项目,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在项目投资后,管理人要经常了解被投资企业的运营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或者报告给所有投资人,并定期向投资人报告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作为投资人,也应当经常关心管理人是否汇报了被投资企业的情况,并认真阅读管理人提供的投资报告或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报告,必要时向管理人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我们拿到的文件来看,这家为特定项目成立的基金,非但完全没有做到上述这些,反倒是在投资面临重大损失时去拿一份没有法律保障和现实意义的所谓承诺。 面对这些情况,当我们问这位投资人为什么要投这个基金、为什么要告管理人时,他的回答就是,我不知道他们要投什么,钱给了他们,现在没有了,就想告他们拿回损失。
回到我们文章初始的话题,当赚钱、原始股变成投资、PE、基金这些高档词以后,迷失的既有投资方也有融资方。但我们不想再教基金投资人各种无聊的“防骗术”,作为融资方的创业企业,可以在选择基金时睁大眼睛,不一定选大牌,但一定要选择管理规范、资源丰富、专业性强的基金,而不是那些动辄要查账、要索赔、指望大赚一笔就跑的所谓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