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6月17日,本所会议室座无虚席,笑语喧哗,这是自本轮疫情复工以来浩信所的第一次沙龙活动。
事务所所主任、首席合伙人杨波围绕“展开飞翔的翅膀——律师执业经验分享与律所发展”主题与同仁们进行分享。经历了漫长的疫情封控之后,杨波希望能以自己的人生经验给予大家启发,带领律所同仁们重振精神,渡过难关踏上阳关道。
作为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杨波首先介绍上海市律师协会始终心系各位律师,一直在讨论、研究出台哪些能够惠及全体律师的政策措施,按照“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共识,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律协的关怀。本所管委会也在遵循同样的原则尽力推出惠及律师的政策。
“我是南京市哈尔滨河南省上海人”,杨波用一句话道出了他半生的漂泊。作为新四军的后代,他自称“有背景、无靠山”;生在困难时期,长在动乱年代的他,同样感慨“有教育、无文化”。作为一个“每在他乡为异客,人在江湖我独行”的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杨波用“展开飞翔的翅膀”一语点出了人生要有理想。
杨波以一首“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咏志,告诉各位同仁,人生不一定都能像大鹏展翅那样飞黄腾达,但也可以像蜻蜓那样展开飞翔的翅膀,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做出一番或大或小的事业,关键在于要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
杨波把他的理想戏称为“猪头肉理想”,借唐寅一首“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寄托了他本人坦荡洒脱的生活态度。然而,也正是早年间大量的文学阅读,为他今后的高校执教、律师执业、央视普法等多面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真诚地分享了人生感悟,首先就是做人。
第一:做人要放在首位,要谦和礼让。做人要有追求,做人要温润如玉。他以过往的几个亲身经历案例,指出执业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时候,往往最终都会获得更大的回报。“不在当下,必在未来”。做好人是做好事的基础,亦是做好律师的基础,更是展业的基石。
第二:做人要有文化,要有学识胆识。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人不能沉湎于物质享受,疫情封控期间很多律师撰写了专业文章,他们精于思考,对律师业务进行了深入的总结、提高,笔耕不辍之间必然会赢得更多同行、客户的关注,孜孜以求之际,机会自然随之而来。对于自己的职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守和担当。他用亲身经历的具有人身危险性的案件告诉大家,律师执业不可能对每一方都不得罪,为了履行职责,我们必须对客户责任,即便为此承受风险,我们也不能退缩。
第三:做人要广交朋友,要做社交家。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这就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学会和别人打交道,作为律师这是基本的生存技能。交朋友不能急功近利,要会将心比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业内外获得广泛的称赞。
做人是事业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就是做事。杨波觉得做事必须做到下面几点:
第四:做事首先要有热爱。热爱律师这个职业,你才能为此付出而无悔,只有热爱才能,才能成为优秀的专业律师。杨波曾经取得过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优秀辩手称号,也在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作为明星主讲人普法14年,他说就是热爱让他坚持走到了今天。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专一行、精一行。
第五:做事要认真负责。做律师无法看清自己的前途,更不能确保每年的收益。因此,律师就必须奋斗,必须认真负责。杨波说没有大律师和小律师之分,只有认真的律师和不认真的律师。凡事只要认真负责,就是大律师。
第六,做事要勇于担当。做事要有底线,做事要下功夫,做事还要永不畏难。当然,做事还要有思考和门道。他举例外地律师,初到上海执业,通过建立专业网站和与媒体联动,快速就在上海站稳了脚跟。他还举例郊区律师,通过主动对公共法律服务的分析归类,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并为此获得了较多的案源,实现了理想与事业的双重收获。
“古今多少英雄汉,未见哪个又回还。”杨波说人生是一场不会再来的经历,既然人生不会再来,那就不能虚度你的一生。
杨波律师的真诚分享,引发与会同事高度共鸣,结合杨律师的分享,多名律师也发表了各自的心得感言。
桂亦威律师认为,疫情对律师行业打击非常大,很多业务都在打价格战。这样很容易被资本进入,低价竞争。对于我们的服务,我们需要细分研究,这样在产品体系上,我们就能胜过别人,并建议:大家一起合力在律所的公众号上发布专业文章,深挖产品,研究透彻,唯有挖掘提练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顾客才能有所感知。在达到一定量的同时,建立起产品体系,就一定会产生质变,为律所带来更大的效益。
杨立政律师也谈及疫情对律师业务拓展的不利影响,看到不少律师,尤其是青年律师在封控期间几乎没有任何业务收入,事务所管委会对此高度重视。所幸浩信律师业务基本面仍在,律师整体创收虽有一定下滑,但得益于今年年初事务所实行的新的提成结算制度,用制度化的手段打破二八定律,通过大幅降低权益合伙人初次提成比例、最大限度的提高青年律师、低年资律师提成比例的方式,确保事务所能够留存充裕的运营资金。为了纾困各位浩信同仁,事务所将继续垫付低创收律师的办公费用、助理工资、社保缴金等成本。与此同时,事务所亦正在研究出台未来三年内,系统的青年律师扶持、培养、优惠政策,希望能够通过事务所平台和律师个人的共同努力,共度时艰,再创佳绩。另外,杨立政律师还就围绕浩信三十周年庆典所展开的部分活动安排、规划,向与会同事做了简要的通报,也希望大家能够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建议,共同为浩信平台的改造升级,贡献聪明才智。
李思远律师提出,在事务所如何在增加客户量,使得律所更上一层楼这件事上,希望大家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挥自己的优势长处。有的同仁擅长网络营销,有的同仁喜欢精钻业务,大家可以优势互补,更好的服务于客户。
魏建平律师就此次疫情期间,浩信人在抗疫奉献、公益服务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果发表意见,第一、浩信律师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第二、浩信律师捐款捐物的同时提供专业知识服务,第三、在战略品牌上,很多浩信律师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出台了丰富的成果。虽然抗疫是短暂的,但是如何使客户找到律师和律所,展现我们的特色,则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做到“专业的抗疫”。在个人思考之前,也要为社会思考,为律所思考。做人要有定力,人在压力和利益面前最容易展现真实的一面,在能做业务的时候做业务,在不能业务的情况下,做品牌推广。
陈敏律师谈道,律所需要品牌宣传,律师更要自我宣传,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律所的公众号和网站内容都十分不错,但是展现方式略有欠缺,如何美化如何排版,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同时,仓廪实而知礼节,真诚的希望广大资深律师,在案源分享、传授经验方面多做努力,惠及众人。
本次沙龙活动既是杨波过往执业经验的交流探讨,也是青年律师执业展望和律所发展征求意见的动员会。浩信是徐汇区的老牌律所,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更迭,荣誉和成绩属于全体浩信人,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的人离开了,有的人仍在坚守,让我们珍惜这份荣誉,守护这份荣耀,分享这份收获。
茶香四溢时,思想绽放处,浩信人直面问题,正视差距,继续沿着谦和大气,行胜于言的精神,建设平台,服务律师,缅怀过往,践行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