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疫情席卷神州大地,冲击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各行各业来讲,2020年注定不会平凡。就我自己而言,要面临近几年最难的就业季,真称得上是开年“暴击”了。但我依然决心通过工作,让自己脱离学校和家庭包裹的“象牙塔”,拥抱社会。出于这样的目的,我回到上海,准备开启新的征程。
初识浩信
对简历精修细改之后,开始寻觅心仪的律所。往年“金三银四”会出现就业的盛况,而今年却迟迟没有到来。对于我这种只有本科学历,也没有太多工作经验加持的小白来讲,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更让我苦恼的,是不清楚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律所,也不知道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全上海一共一千六百多家律所,内部团队负责各种业务方向,更别说业务水平,培养机制参差不齐,所以我在做律所选择时举步维艰。
虽然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但我不愿意太过妥协,我会认真了解每一个律所的发展方向和背景,所以当我看到上海浩信律所的招聘信息时,我对它做了初步的了解。浩信律师事务所一直以来倡导“商务+法务”的执业理念,坚持传统和创新、诉讼和非诉兼顾的发展战略。浩信律所多元化的发展理念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立刻投递了简历。我希望加入一个能带领我一起进步的律所,这就是我选择浩信律师事务所的原因。

从零开始
4月4日,我收到了刘斌博士的邮件,因为之前就了解过浩信律所,所以接到邮件后十分欣喜,随后我们相互加了微信。当天,刘博士就要取了我曾经写过的文章,来进一步对我的写作能力进行了评估。初步认可了我的写作能力之后,我接到了面试的通知。写作是律师的基本能力之一,不会写文章的律师仿佛一个没有翅膀的天使。刘博士注重对写作能力的考察,从侧面印证了他所领导的定是一个专业化极强的团队,如此细致的人才筛选,也让我对浩信律所的好感进一步加深。
面试前我了解了一下刘博士团队的背景,团队主营公司并购和重大商事诉讼,而刘博士本人则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他学识渊博,横跨民商法、行政法两大法学专业领域,更难得的是拥有多年的律师、法院工作经历。刘博士在工作之余还会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是典型的学者型律师——理论知识促实践进步,实践行动又带动理论发展。如此优秀的专业背景和职业经历,让我产生了仰慕之情的同时,对于加入刘博士的团队有了更多的期待。
面试当天
面试当天,阳光正好。经由9号线转7号线,出地铁站之后,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广场。街旁的咖啡店聚集着都市白领在一旁闲聊,充满着现代职场的气息。
我提前了一个小时到达了律所,这样可以给突发事件留足准备时间,另外就是可以帮助自己平复心态,回忆面试思路。但当我第一面见到刘博士时,我前面几乎所有的准备都是徒劳的。刘博士并没有像一般律师那般循规蹈矩,而是在了解了我的基本情况后,抛给了我一个有趣的案例,让我现场想出诉讼策略。我虽然是法本专业,也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但要真正的把“自己所学”转化为“为我所用”,对于目前的我还是有相当的难度,再加上身处面试环节,一时间压力倍增。我大脑接近“宕机”的时候,刘博士依然保持着平静和耐心,并不催促我尽快回答,而是在我阐述完自己的观点后,指出我的思路漏洞,鼓励我继续挖掘诉讼思路。最终在我提出了两个思路后,刘博士又引导我,得出了第三个思路。这次面试让我认识到,自己对法律实践知之甚少,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必将“上下而求索”。
面试结束,走到楼下时才发觉,面试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也许这就是论语所讲“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比夜更深
面试之后迎来的是笔试环节,笔试一共两题,一题是案例分析,另一题是法条分析。因为前面和刘博士的面试给我留了太深刻的印象,此时的我对加入刘博士的团队已然是心向往之,而唯有在笔试环节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才能得到这个机会。为此,我收集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其中包括最高法的指导案例、最高法的判决和众多上海本地的民事判决,另外还找出了许多学者和知名律师对该类型案件的观点看法,最后在进行案件拆解、观点查找、理论辨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文章的架构。
无奈被自身能力所限,洋洋洒洒已过万字,依然难尽其意,文章几经修改却仍不满意。在全身心的投入写作时,不知不觉,已经度过数个“左手咖啡,右手绿茶”的夜晚。
律所开放日
4月14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我那天不但上交了自己的答卷,更有幸受到刘博士的邀请,参加浩信律师事务所的律所开放日。浩信律师事务所的律所开放日是浩信一直以来的传统,旨在促进律师行业内的沟通与交流。在开放当日,会邀请行业内的职业律师,或商业上的合作伙伴来分享交流行业信息或者内心感悟,交流形式和宣讲方向也比较自由,目的的就是鼓励多方位思想的相互碰撞,激发灵感。
我赶到律所的时候,正赶上刘博士介绍浩信律所的创新创业故事。刘博士先是以自己的工作经历为切入,讲述了浩信律所的发展奋斗历程,随后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走出舒适区,打造律师专业化”。答案就是只有不断地创新创业,走出律师的舒适区,才有机会接触不同类型的案件,才会对律师这个行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受。这些经历对培养自身事业方向的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专业化并不是拘泥于一个方向的专门化,而是以综合能力为前提的专业化。同样,只有完成了自身职业的专业化,才能收获律师职业带来的知名度、美誉度,这就是“商务+法务,做中国最杰出商务律师”的真谛。
刘博士对律师专业化的分析,彻底解决了一直困扰我的,关于从业方向的困惑,醍醐灌顶,如梦初醒。如果说第一次见面是刘博士对我点拨的“一字之师”,那么这次的报告后,我内心强烈希望拜在他的“门下”。
后面的项目更让我耳目一新,由于本次有许多新加盟的律师,为增进彼此了解,大家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从对律所宣发项目的改进;到破除所内项目合作的沟通壁垒;再到规避职业风险的经验分享...大家在交流中进步,在分享中团结。浩信律师事务所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自由自在执业,激情满怀创新”。这种自由思想和专业精神的碰撞是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这是灵魂的呼唤,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非常感谢刘博士邀请我参加浩信律师事务所的开放日活动,当晚回去后内心无比激动,强烈的想加入浩信律师事务所,加入那样一群优秀的、自由的、亲爱的律师的队伍当中去。
一切都值得
经过了一夜的等待,刘斌律师的电话结束了我多日的不安,最终我得到了在浩信律师事务所实习的机会。回想我准备笔试阶段的数夜星月,还有消耗的无数咖啡和茶包,但因为她是浩信,所以一切值得!
我固然是幸运的,能够得到浩信律所的,实习机会。但我更清醒的知道,自己和别人相比,还有很多的不足,我必须尽快的让自己进步,补齐自己的短板,不负韶华不负卿!
前有星光璀璨,不惧路途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