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党员律师标兵——杨波
个人简介
作为司法部党员律师标兵,杨波坚信:法律人生的价值不能只局限于个人利益的得失,一个党员律师更应担负起在历史巨变潮流中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有着31年党龄的杨波做过高校教师、普通律师、高级合伙人、支部书记,他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时时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绩显著。他曾获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市、区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先后荣立三次三等功,2011年评为司法部律师行业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律师标兵。
一、敢于担当,协奏和谐乐章
作为党员律师,杨波不仅自己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还积极引导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活动。当他还在德尚律师事务所担任支部书记时,他带领律所的全体党员与“市民信箱”网站党支部联合开展律师在线法律咨询活动,建立德尚律师在线法律咨询栏目,及时解答市民的法律问题,从2007年起点击率近十万余次,主题近千个,被市民称为“法律及时雨”。他带领律师团对与天平社区签约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坚持做到“送法上门”。天平街道余庆路某号发生了群体性纠纷,某培训学校遭到一群居民堵门,工作人员进出不得。原来,居民们认为这一学校占用了社区的绿地,属于违章建筑,应该拆除。作为结对律师,他在了解到该建筑属于政府批准的合法建筑之后,带领律师全程参与到了街道和居民的对话中。由于他所在事务所多年来为该社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特别为社区老年人送去贴身服务,居民们对他信任有加,因而他为居民释法明理就特别能让人信服。在他的解释和疏导下,居民们对政府的误解逐渐消除,事态很快平息。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律师的时间是以金钱来计算的,但杨波将近二分之一的时间却是被社会公益活动所填满的。他说:作为党员律师,我首先是一名党员,其次是一名律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群众服务中去。他的头衔五花八门:徐汇区司法局党委委员、律师党委副书记、徐汇区政府法律顾问团成员、区总工会、区老干部局法律顾问团成员、区劳协副会长兼法律顾问团团长、区人民调解协会会长、区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兼职调解员、区老干部权益纠纷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区总工会“六五”普法讲师团成员、上海政法学院校外导师、徐汇区红领巾成长导师团导师……每一头衔背后不仅仅是荣誉,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的工作不仅受到单位一致好评,更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在他身上闪耀着党员律师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乐于奉献的党性光辉。
二、积极作为,传播法治理念
身为一个法律人,杨波律师依旧怀揣梦想,宣传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的行动从不停歇。正如年轻律师所说:“杨律师无愧于他多年的党龄,努力担负社会责任,起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作为中央电视台12套《法律讲堂》栏目的主讲专家,10年来先后录制播出了《风流官司》《小偷坐在原告席上》等二百余期法制节目,曾经创该栏目男主讲人收视记录,先后获得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最佳撰稿奖、最佳表率奖、最佳出镜奖和最佳收视提升奖。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联袂出版了讲稿专著《权为你》,《罪,红尘》向全国电视观众普及了法律知识,树立和宣传了上海律师形象。中央电视台的编导曾对杨律师这样说:“我们找您做主讲人,因为您办理过许多贴近群众的案件能把法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来。您啊,就是全国老百姓的法制宣传员。”但这样的“法制宣传员”并不好当,其中的付出和辛苦不为人知:每个月要提交选题,撰写稿件,还要挤出时间前往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站在镜头前要拿出最好的状态,光是栏目稿件就达百万字以上。此外,他还常年深入企业宣传法律知识,为劳动协会会员定期坐堂进行法律咨询,参加编写了劳动合同法案例手册,获得区劳协成立十周年的突出贡献奖。
三、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作为知名律师,杨波牢记使命,秉承敬业、专业、执着、严谨的执业信条,以立足岗位做贡献、建功立业当标兵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岗位上。他秉承法律公平正义,办理了多起在全国有影响的大案、要案,比如:王艺蒙、夏亨冒充国家领导人亲属诈骗案、广西巴黎春天合作经营合同纠纷上海仲裁案、王雨案值97亿元集资诈骗案等,并先后担任数家企业和政府多部门的法律顾问,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正确实施,获得一致好评。作为高校教师出身的律师,杨波律师拥有卓越的口才和精妙的文笔,他不断总结执业经验,誓言用自己的才华推动律师事业发展,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添砖加瓦。作为一名党员律师,他坚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中国梦,奋力推进国家法治建设前行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他先后出版了专著《老伴•老窝•老底》和《道路交通运输法律实务》,在《中国新闻周刊》、《上海律师》、《房地产时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了多篇法学论文和法治宣传文章。
信息来源:徐汇区委政法委